子房当日横意气,志在报韩功不济。留城未即归汉王,博浪先因击秦帝。
避难潜行过下邳,复仇无计虑穷追。道逢老人呼拾履,心固不欲强然为。
老人家在谷城下,往来圯桥无识者。高步矫矫如惊鸿,堕履翩翩若飘瓦。
子房跪进一何恭,老人坐受甚从容。顾谓孺子为可教,授以素书成帝功。
更期后日访黄石,或约他年游赤松。此事相传亦奇诡,风云感会良有以。
不见祠前东流水,古来上德皆如此。
广东高明人,字用儒,号海目。区益子。善为文,下笔千言立就。万历十七年进士。初选庶吉士,累迁赞善、中允。掌制诰。居翰院十五年,与赵志皋、张位、沈一贯等有旧。赵等先后当国,大相皆引避不轻谒。后调南太仆寺丞,以疾归,卒。工诗词,皆严于格律,为明代岭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图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
公生开元间,壮及天宝乱。捐躯范阳兵,竟死蔡州叛。
其贤似魏徵,天下非贞观。四帝数十年,一身逢百难。
少时读书史,此事心已断。老来鬓发衰,慨叹功名晚。
嗟哉忠义徒,捷去不可缓。初无当年悲,只令后世叹。
一朝绝霖雨,南亩常亢旱。小人计虽得,斯民盖涂炭。
长歌永君节,千载勇夫愞。敬书子张绅,庶几古人半。
寂寂僧房半梦中,萧萧修竹四山风。唯应门外苍髯叟,解乱儋州秃鬓翁。
采药常游国,还丹不计春。宝书传海客,黄散济时人。
玄俗留红市,涪翁寓绿滨。三千何日就,挥手拂飙轮。
欲隐从龙质,仍馀触石文。霏微依碧落,仿佛误非云。
度月光无隔,倾河影不分。如逢作霖处,当为起氤氲。
你若坐时我须立,我若立时你须坐。黄面老瞿昙,透者些不过。
人生一涉世,波澜渺无穷。凡儿似得计,兀兀自穷能。
惟有盛名下,颇招众嫉攻。开关或延敌,政使臧亦凶。
古人故不尔,山泉养正蒙。我非阮嗣宗,何时见阿戎。
濯濯春月柳,谡谡松下风。似闻未著冠,笔力百夫雄。
馀子窘不足,渠乃忌太丰。比从道人游,警悟世谛中。
试观名斋意,已见应世工。圣贤在方策,制行固不同。
惟有虚己游,万川同一东。此名可书绅,愿言谨厥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