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君雨雪到青州,春尽鸿书未可求。莫问弹冠千载事,徒令把袂故人愁。
浮云万里中原色,落日孤城大海流。自昔风尘驱傲吏,还能伏枕向清秋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地爱依林僻,亭因傍水幽。卜邻才数日,托契已千秋。
兴剧谈非马,机忘狎是鸥。墙头堪过酒,聊作醉乡游。
帝圃疏金阙,仙台驻玉銮。野分鸣鸑岫,路接宝鸡坛。林树千霜积,山宫四序寒。蝉急知秋早,莺疏觉夏阑。怡神紫气外,凝睇白云端。舜海词波发,空惊游圣难。
呼群一度一秋深,客旅频年几报音。图画胜看横舞入,西山云气日相侵。
扁舟去住俱蘋梗,词客登临自古今。回首沧桑空胜迹,侧身天地一沉吟。
高阁临云日,险岑仰天居。
沟堪揭厉难车水,雨怕讥征不入城。
沃野燥刚妨种艺,老农歌哭不成声。
不见隋堤柳,长条大道间。
丝阴流水去,带影逐春还。
妒眉销翠黛,听笛损朱颜。
日暮行人尽,思君可重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