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州本丛丽,倅府亦多暇。
高木停车盖,白石砥根下。
鸡犬寂不闻,明窗晃低亚。
涧奏不弦琴,山横无笔架。
流云过檐牖,斜照荡书画。
岩居固同此,此寓未税驾。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号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号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家学渊源,能诗文,工书法,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,流传有“唐伯虎的画,祝枝山的字”之说。祝枝山所书写的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。并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齐名,明历称其为“吴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,情性相投,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。
秋夜永,月影上阑干。客枕梦回燕塞冷,角声吹彻五更寒。无语翠眉攒。天渐晚,把酒泪先弹。塞北江南千万里,别君容易见君难。何处是长安。
湘帘窣地绿云裁,寂寂鹦哥几遍催。侍女偷摇团扇去,小郎私泥解围来。
梦中唤起星眸滟,背后惊回秀靥开。最是残妆难得见,暂停梳洗向妆台。
海宁州西来往频,长安埧上最伤春。东风桃李非无主,归燕楼台不见人。
天末云帆随望远,雨馀江草唤愁新。故乡门巷干戈底,越客相逢话是真。
江渚秋风至,他乡离别心。孤云愁自远,一叶感何深。
忧喜尝同域,飞鸣忽异林。青山西北望,堪作白头吟。
八万四千非一一,七金山内海滔滔。妙高峰顶平如掌,谁把长竿钓巨鳌。
采莲复采莲,水深不得归。儿饥须母哺,当令阿谁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