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山敛暝色,百虫沸哀声。夜久月未出,川光虚自明。
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岁。聪敏善记诵,诗文清丽。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,乃致力理学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学说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。授高邮县丞,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。因为官清正,被荐任国子助教,延祐间,为国子博士,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。后再迁奉议大夫。以礼部郎中致仕,终于家。生平以道学自任,晚年益精于学,剖析精严。
闲上西楼供远望。一曲新声,巧媚谁家唱。独倚危栏听半饷。长江快泻澄无浪。清泪恰同春水涨。拭尽重流,触事如何向。不觉黄昏灯已上。旧愁还是新愁样。
数奇不是登坛将,竹杖芒鞋归去来。
野处逢岁稔,延赏因时适。君子不素餐,饘粥犹战栗。
微尚夙有心,粒食无陈乞。肃穆耽松径,烟霞满石室。
魂梦颇云安,肯教鱼鸟逸。俯仰易为陈,遑论处与出。
寥寥此天地,语笑或可必。
一枝开向小篱东,浅白深红尽敛容。只有魏家颜色似,春风秋露不相从。
惟此夏德德恢台。两龙在御炎精来。
平生劳仰止,今日登此堂。愿以图象意,质之巾几傍。
先生寂无言,贱子涕泗滂。神听傥不遗,惠我思无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