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岁。聪敏善记诵,诗文清丽。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,乃致力理学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学说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。授高邮县丞,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。因为官清正,被荐任国子助教,延祐间,为国子博士,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。后再迁奉议大夫。以礼部郎中致仕,终于家。生平以道学自任,晚年益精于学,剖析精严。
目光牛背上,更时把、汉书看。记落叶江城,孤云海树,漂泊忘还。悬知偶然是梦,梦醒来、未必是邯郸。笑指萤灯借暖,愁怜镜雪惊寒。
投闲。寄傲怡颜。要一似、白鸥闲。且旋缉荷衣,琴尊客里,岁月人间。菟裘渐营瘦竹,任重门、近水隔花关。数亩清风自足,元来不在深山。
惨说当年,孀母茕茕,偏值时危。见腥刀驱走,闺中少妇,乱旄拥去,马上蛾眉。
势岂能全,义难受辱,夜哭孤灵拜且辞。翻身入,早一泓水碧,毕命何疑。
十龄弱息畴依。空遍绕、澄潭日夕啼。便寻来沙上,都无弃履,觅从波底,并少遗尸。
戚矣魂消。嗟乎命薄,天道茫茫讵有知。重回首,算千秋此恨,欲忘何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