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箫凄咽登临恨,天涯赏音谁是。剑气俱销,琴心欲倦,来访吴侬乡里。
刘郎老矣。要醉卧青山,被花扶起。吟袖弓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吴绫裁作道书装,砚石瓶花列半床。近日片肠清冷甚,信饶春兴入诗囊。
宫阙犹存隔薜萝,一抔斜日几人过。醉魂未必依寒寺,应入青州作酒魔。
久梦桂林游,今幸得身至。欣喜情无量,尚未穷幽异。
山无阳朔秀,水比西湖美。苍翠固足爱,疏散亦可喜。
正如吾作诗,奇极出平易。时时异形态,处处殊滋味。
佳境苟所知,力不辞深邃。夷险竟如何,变化类诗思。
看诗如看山,兹言庶无愧。
珠树离离霞里看,晚风摇曳水云香。鸡冠倒映生红浪,凤髓凝脂结茜囊。
无数美人来入梦,有时迁客劈盈筐。碧桃玉女瑶池会,争似湖中十八娘。
大葫芦乾枯,小葫芦行酤。
一居金仙宅,一往黄公垆。
有此通大道,无此令人老。
不问恶与好,两葫芦俱倒。
七年依岭外,遇物即防闲。宿负初偿毕,他生岂复还。
飘飘疑鹤骨,奕奕蔼童颜。自许乔松寿,玄机密锁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