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望(1212—1280)字仲山,号秋堂,江山人。南宋嘉熙四年(1240)为太学上舍,供职中书省。淳祐六年(1246)上自编《丙丁龟鉴》,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(前255)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(947)间,凡属丙午、丁未年份,约有半数发生战乱,意在说明“今来古往,治日少而乱日多”,切望当局居安思危。南宋亡国后,拒绝元朝征召,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。世称“柴氏四隐”。著作有《道州苔衣集》、《咏史诗》20首及词集《凉州鼓吹》。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,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我爱元次山,诗篇独简质。短章如长谣,仁心自洋溢。
至欲委符节,甘心就鱼麦。昔人志康济,岂云耽暇逸。
置身君民间,无能澹忧恤。汗颜拖长绅,不如腰带铚。
贤哲耻旷官,斯义久萧瑟。谁无湖畔山,浩歌抚遗帙。
严寒风雪成高会,千古江山萃秀灵。往事重提同幻梦,旧游今聚几晨星。
大苏入社头俱白,小阮窥人眼自青。江上题襟盛裙屐,儗将佳什写云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