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\"荆川先生\"。
偶忆送春游,计月才届三。今朝重携手,河梁朔风严。
岁月倏忽易,流水听瀸瀸。飞虹卧雪中,斜日落层岚。
人影侵在地,历乱舞松杉。何来不速客,一一集禅庵。
修竹如相识,万个字空嵌。折节呼士前,俗驾皆扫芟。
主人藏斗酒,厚味咀醰醰。卜夜添炉火,分题褪鼻尖。
七人逢七集,寒暑理相参。优游乐卒岁,世味外酸咸。
窗纸忽然白,新月朗磨镰。归来数梅朵,对影碧筠帘。
花香与酒香,齐梦到黑甜。
仁寿宫前,豳风亭畔,帝社坛东。正晴日高天,烟销雾敛,远山秋水,拥翠涵空。
玉带金貂,麟袍绣蟒,咫尺丹霄扈六龙。镇日里,珍羞络绎,天语从容。
底须驾鹤崆峒。又何必、寻仙海上峰。念际会风云,身都将相,一时文武,总是英雄。
愧我迂疏,岂堪畴伍,自分长辞紫阁中。却谁料,今朝一笑,还共诸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