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家本江湖,南行即邻里。
税茶虽冗繁,渐喜官资美。
嗟君本笃学,寤寐好文字。
往年在巴蜀,忆见《春秋》始。
名家乱如发,棼错费寻理。
今来未五岁,新《传》动盈几。
又言欲治《易》,杂说书万纸。
君心不可测,日夜涌如水。
何年重相逢,只益使余畏。
但恐茶事多,乱子《易》中意。
茶《易》两无妨,知君足才思。
苏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合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长于散文,尤擅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传世。
萤度星依草,鸥来雪满汀。故人不可见,天际乱山青。
身闲赢得出,天气渐暄和。蜀马登山稳,南朝古寺多。
早花微弄色,新酒欲生波。从此唯行乐,闲愁奈我何。
一身奔走轻于骛,偶尔在衙常在路。痴床无梦厨有脚,轩裳黯淡泥涂污。
出郊一村复一村,一旬未届几回住。平生本爱农家好,偏教此时亲此务。
菽麦琐事喋喋谋,水来同捍蝗同捕。穷黎见惯忘官尊,视作家人苦具诉。
孤岭日斜古祠坐,僮仆眠云马系树。夜来蛙声满山窗,公然吏被神仙误。
米盐料理委妻孥,客来主出易应付。独余一事终歉然,庭间一日牒无数。
白日堂堂去,英雄奈尔何。登高一涕泪,沉痛百年歌。
远泛千里舟,暂向郊亭泊。
观物趣无穷,适情吟有托。
林中鸦舅狞,席上蝇虎攫。
雨久草苗盛,田芜瓜蔓弱。
香粳稚子惯,脱粟家人薄。
少年都下来,聊问时所作。
新衣尚穿束,旧服变褒博。
我贪贫且贱,短褐随宜著。
黄鸟啼烟二月朝,若教开即牡丹饶。
天嫌青帝恩光盛,留与秋风雪寂寥。
却假青腰女剪成,绿罗囊绽彩霞呈。
谁怜不及黄花菊,只遇陶潜便得名。
须到露寒方有态,为经霜裛稍无香。
移根若在秦宫里,多少佳人泣晓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