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蜀跨万里,余老师非壮。
勉哉令修行,手书劳四枉。
性命吾基本,权谲初不尚。
萧条寂寞中,咄咄祛碍障。
面目认谁欤,湛研澈尽量。
云为远玄旨,比喻非实相。
爱河澄不波,苦海永无浪。
封执即黏缀,沦落嗟滉漾。
法流於河接,焦涸吁断港。
情尘欲忘世,疑网愆吾党。
凡心非道体,志帅凝不丧。
瞿昙与老君,一诀归至当。
邈乎卢老前,古初更遐想。
烧香傃霄极,痴绝贤愿望。
杳眇莲社远,早接渊明放。
保真未易了,伽语庶倚仗。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路入青山小作程,每逢佳处忆吾人。
山林朝市休在念,认取临深履薄身。
诗家例不涉儒家,罕数儒珍到齿牙。我自闲吟消壮志,却因秋实爱春华。
只合清江坐钓矶,等闲谁遣着朝衣。
绿阴门巷青绳路,心逐南云一片飞。
瀛洲仙步接黄扉,兼总钧衡赞化机。名德共推今日重,寿龄无愧古人稀。
朋尊欲趁梅边举,櫜鞬新经海上归。一曲南山和常武,馀音遥傍五云飞。
南山北山秋气高,碧天万里总纤毫。涌金门外看明月,风露凉生紫绮袍。
未必总无心,任变白衣苍狗。底事不随风去,看满天飞走。
广寒夜夜别离心,来去可知否。应傍西山高处,有一峰清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