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回闻道读春秋,笔削馀功指顾收。
鲁国故知人有礼,周家那得圣无忧。
非君着意扶公谷,似我何辞赞夏游。
会引青藜校天禄,毋忘华发此沧洲。
苏泂(一一七○~?)(与赵师秀同龄,生年参《文学遗产》一九八三年四期《赵师秀生年小考》),字召叟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颂四世孙。生平事迹史籍失载,从本集诗篇可知,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,曾任过短期朝官,在荆湖、金陵等地作幕宾,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。曾从陆游学诗,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、刘过、王楠、赵师秀、姜夔等多有唱和。卒年七十馀。有《泠然斋集》十二卷、《泠然斋诗馀》一卷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二○、二一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泠然斋诗集》八卷。
乞得胶胶扰扰身,五湖烟水替风尘。
只将凫雁同为侣,不与龟鱼作主人。
蛰虫始振。音在斯。五声六律。旋相为。韶继夏心。备咸池。
端嘉已羡谷莺迁,不觉龙飞又几年。
坡老尝称少公胜,伯淳曾道二哥贤。
腾笺内举虽如此,秉笔中书岂必然。
岁晚偶同耆旧传,瞎翁安得似癯仙。
桃花寻剑客,不语笑春风。白头归未得,家住海门东。
石桥上马蹴微霜,指点儿曹宿丽阳。村店过来犹未觉,小童应笑论诗忙。
乱来岁月总如流,头白江村不奈愁。老罢此身何处着,尚堪同倚雨中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