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何年凿源开混茫,桃花两岸吹红香。烟消远浦生微阳,渔舟误行溪水长。
溪回岸转山隙光,疑有绛阙仙人房。居民争出罗酒浆,花间笑语音琅琅。
抱琴释子眉发苍,响泉韵磬鸣长廊。能谈往事悲孟尝,昔时台沼今耕桑。
又如勇士赴敌场,坐令游子思故乡。清猿抱木号鸿荒,孤吟划见丹凤翔。
曲终待月西南厢,重调十指初不忙。如见古画秦衣裳,春天百鸟争颉颃。
桃源归来今已忘,弹到落花空断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