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和四首 其一

群俊争求一字褒,诸公清识晋山涛。蓬仙寥落谁人继,史笔纵横自古豪。

胜爵频倾知得隽,剧谈无极坐忘劳。勉行无负题评意,东蜀斯文价已高。

冯山

宋普州安岳人,字允南。初名献能。时称鸿硕先生。嘉祐二年进士。熙宁末,为秘书丞、通判梓州。邓绾荐为台官,不就,退居二十年。后范祖禹荐于朝,官终祠部郎中。有《春秋通解》、《冯安岳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汝从燕马去,我向楚州来。归梦随江水,离愁入酒杯。

暂分鸿雁序,先到凤凰台。有约迟冬杪,斋头看腊梅。

莽莽闻征鼓,纷纷踏去船。衰颜尚簪绂,雅志自林泉。

茅屋应无恙,山田幸有年。凭君上华盖,为访白云边。

近世尚夸毗,造诣实终鲜。徒以言语微,遂谓道昏显。

推行跬步艰,况此继坟典。狂澜及明兴,愈觉支粗浅。

徒有析理名,竟为粉饰免。天锡泾野君,特被人文选。

笃行遵诚明,因时表舒卷。吾道果不绝,觌此脉如线。

文陛初辞咫尺颜,恩深犹缀辅臣班。

汉庭旧友凋零尽,独拥双旌入武关。

春欲为霜夏欲冰,一山寒气逼人清。

应知炎冷难同处,甘与汤泉各自生。

鹊印铜钩几世传,门中人物自超然。高文大笔无双誉,紫府丹台第一仙。

会见黄眉三洗骨,谩劳青史再编年。西林恐未容归隐,将有追锋下九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