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国忠愍公寇准(961-1023),字平仲。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、大名府成安县。天禧元年,改山南东道节度使,再起为相(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、景灵宫使)。天圣元年 (1023) 九月,又贬寇准衡州司马,是时寇准病笃,诏至,抱病赴衡州(今衡阳)任,病故于竹榻之上,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。皇佑四年,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帝为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今传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。
玉笙吹彻无眠夜,桐阴半阶烟暝。鬓亸云松,眉弯月瘦,坐看烛花红凝。
银涛万顷。正帘卷秋河,倚妆人靓。目断青鸾,星桥水冱碧空静。
菱塘曾记泛艇。一肩荷露重,凉坠钗影。艳谱乌丝,香浮翠盏,绣槛宵来闲凭。
鸥盟未冷。奈赢得清愁,幻成新病。梵磬圆催,甚时尘梦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