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淲(biāo)(1159—1224)南宋诗人。字仲止,一作子仲,号涧泉,韩元吉之子。祖籍开封,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(今属江西)。从仕后不久即归,有诗名,著有《涧泉集》。淲清廉狷介,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,并与赵蕃(章泉)并称“二泉”。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。史弥远当国,罗致之,不为少屈。人品学问,俱有根柢,雅志绝俗,清苦自持,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。嘉定十七年,以时事惊心,作甲申秋三诗,得疾而卒,年六十六。
近尊前、一声河满,声吞和泪肠热。十年花事伶俜甚,禁得綵幡摧折。
风雨咽。为已断鹃魂,苦忆啼时血。情天一发。念芳约俱寒,坠欢何望,曲怨玉笺裂。
花落后,无那佳人又别。胭脂犹有残雪。天涯忍此春消息,不是众芳消歇。
千万结。剩弱线衰杨,青眼堪愁绝。倡条冶叶。问底事干卿,一池吹皱,持恨与谁说。
止戈见于绝辔之野。
称伐闻于丹水之征。
信义俱存乃先忘食。
五材并用谁能去兵。
虽圣人之大宝曰位。
实天地之大德曰生。
泾渭同流清浊异能。
琴瑟并御雅郑殊声。
扰扰烝人声教不一。
茫茫禹迹车轨未幷。
志在四海而尚恭俭。
心包宇宙而无骄盈。
言而无文行之不远。
义而无立勤则无成。
恻隐其心训以慈惠。
流宥其过哀矜典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