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少小嬉游地,今来入画禅。东西两拳石,上下一青天。
冉冉分朝翠,霏霏合暮烟。晴光摇海澨,寒影落鸥边。
月上胥毋顶,霞横缥缈巅。盘根侵浪出,叠嶂荡云穿。
几席规吴市,阶庭甃越川。十洲疑在眼,九点渺无埏。
一辆登山屐,三更载酒船。幽寻随处好,清景逐时迁。
岳渎经函秘,荆巴地道连。春坛留药灶,夜宴驻鸾軿。
挂席吴娃去,歌芝汉皓旋。故宫销暑殿,荒井蛰龙渊。
风起银涛立,岚开玉镜圆。三江流似带,群岛贴如钿。
平远图倪叟,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