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来人境外,何处染嚣尘。倘许栖林下,僧中老此身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早讶年年狂士来,每来亭上独徘徊。
山应又喜添知己,去後山容似死灰。
丹枫夹路引青翰,霜后澄江亦自澜。十载独行珠海渺,一家归计雪峰寒。
将雏彩凤飞何急,避弋冥鸿见渐难。从此溪山发奇思,新篇须满故人看。
扁舟烟重冷渔蓑,两岸人家浸小河。
芳草自生春自老,落花随雨晚风多。
鸣雨作还止,萧然开晚晴。雄风凉大壑,雌霓贯秋城。
台送遥山碧,窗添夕照明。长空闻雁语,怊怅故园声。
马鞍山脚乍停船,黄鸟嘤嘤到酒边。我自一翁安避地,君还四岳近朝天。
初完赵璧披云出,忽折吴钩向斗悬。蓄念千端那可尽,不如相对坐陶然。
得隽张明府,豪吟汪户曹。珠投章水媚,云卧楚峰高。
白日淹骐足,青霄上羽毛。不眠歌起舞,纤月送林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