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上凌氛百尺台,晚秋重喜宴楼开。
汎樽露菊疑相识,吹帽霜风是再来。
宝瑟丁宁催客饮,丹萸灿漫辟谁灾。
莫惊银烛先为具,天际残阳唤不回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夷俗华风事事违,矫情随物动非宜。
腥膻肴膳尝皆遍,繁促声音听自悲。
沙昧目看朱似碧,火熏衣染素成缁。
退之南食犹成咏,若到穷荒更费辞。
数日生寒紧杜门,今朝步屧到前村。
可怜桃李都飞尽,细雨斜风更断魂。
吊影空堂夜寂寥,夫君魂杳妾魂销。结缡转恨乖违早,垂髡宁知岁月遥。
使者采风旌独行,乡人评旦颂高标。他时嗣述应无负,更拟恩光下圣朝。
清果菩提绕室馨,金包柑橘丽繁星。更怜斗大波罗蜜,磥砢真同佛髻青。
雷雨江山起卧龙,武陵樵客蹑仙踪。
十年楚水枫林下,今夜初闻长乐钟。
忆共尚书饮,兰舟漾渚风。芙蓉开月下,箫管入云中。
鹤唳烟沙远,萤流水閤通。重来值摇落,无复往时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