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辞云陛五周年,琐闼销符宠再迁。
时誉敢希吴陆俊,归心偏识汉疏贤。
蜗头狼籍争锋地,鸿影徘徊避弋天。
命驾不须频见约,颍滨嵩麓有私田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千峰苍翠拥城楼,着我宗英七里洲。昔日松楸相伴住,暮年湖海未归休。
咏诗遥认穷司马,骑竹争迎旧细侯。莫为梅花长挽却,好将绳削订由求。
不学寒山落韵诗,翻身来透祖师机。
碓头舂出非台镜,错受黄梅半夜衣。
洙泗既删定,汉魏渐浮华。贵不失情性,当知有正葩。
杨生吟调古,老子喜容加。白璧磨来莹,何难成一家。
一闻河塞上,非是欲权兵。首尾诚须畏,膏肓慎勿轻。
多门徒可入,尽室且思行。莫为无媒者,沧浪不濯缨。
元戎百战守孤城,千里蚍蜉绝援兵。
堡鄣有方文且武,简编无愧死犹生。
神来遗庙乘云气,鬼哭空江杂雨声。
尚忆李侯并达帅,一时忠义属科名。
绕郭寻好山,直北得睹径。
一重复一掩,间度略知名度峻。
溪声出左方,环玦步相应。
万木俨扶持,四山拥清润。
高疑星可摘,况乃斗之分。
诸分恨到晚,六月宜问信。
颇闻开山老,说法起众病。
坐受於菟降,了不怀寸刃。
山僧诧神通,辩口纷若磬。
我岂必胜哉,渠自有佛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