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帝里正浓春,有香山,逸老蓉湖归客。鹤发未垂丝,偏梦回、故国绿蓑青笠。
为霖已遍,关心只系闲风月。一曲梁溪堪把钓,疏雨杏花渔笛。
城南烟缕初匀,恰风和、上巳羽觞时节。胜侣集簪裾,离筵启、还似冶原将别。
新荷骤雨。繁声可记红牙拍。滑笏江流公去矣,此会年年应说。
红花初艳白花飞,每疑春色护红辉。白花飞尽红花稀,春色无聊自渴饥。
不闻春色解歔欷,颇怪花颜别瘦肥。花开春已至,春为花主共依依。
花落春将去,花无春伴独何归。春去春来若见几,花开花落恨知希。
雒水津头悲游子,沉香亭畔念娇妃。多情细雨分朝霭,作意轻风网夕晖。
眼看春色在春扉,将残未残百片菲。燕泥空思碧缃帏,蝶粉难粘浮坠衣。
风光从我莫依违,暂时相赏孰相非。我能举笔向春挥,青帝东门日正晞。
尽收红白万花馡,肯令三春笑客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