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友搆高楼,上与南山友。推窗延诸峰,凭几揖群阜。
楼中列万卷,亦贮泉百缶。彝鼎皆商周,图书悉科斗。
客来赏奇文,疑义相与剖。递品阳羡荼,呼取惠山酒。
或时自晏坐,澹然一何有。青山时出云,白云时入牖。
焂忽曳作衣,亦或变为狗。起灭千万端,巧历能算否。
人生一如此,幻化安能久。借问天壤閒,何者是不朽。
高攀龙(1562年 - 1626年),字存之,又字云从,江苏无锡人,世称“景逸先生”。明朝政治家、思想家,东林党领袖,“东林八君子”之一。著有《高子遗书》12卷等。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中进士。后遇父丧归家守孝。天启六年(1626年)三月,高攀龙不堪屈辱,投水自尽,时年六十四岁。崇祯初年(1628年),朝廷为高攀龙平反,赠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,谥“忠宪”。
龙伯钓鳌时,蓬莱一峰坼。飞来碧海畔,遂与三山隔。其下多长溪,潺湲淙乱石。知君分如此,赠逾荆山璧。
竹里藏深井,栏镌大历春。不知开凿后,几过鍊丹人。
诸君且停諠,听我酒正约。禅客匏子卮,文士银不落。
酒人但盆饮,无得滥杯杓。痛饮勿移席,极欢勿嘲谑。
当杯勿议酒,屈罚无过却。种种皆欢候,违者三大爵。
三月新茶犹未识,作诗去问野堂君。春风有脚家家到,定为粗官不见分。
荒园萧瑟懒追随,舞燕啼莺各自私。
窗下日长多得睡,尊前花老不供诗。
吾衰久矣双蓬鬓,归去来兮一钓丝。
想见篱东春涨动,小舟无伴柳丝垂。
晓色初凝带月华,雰飞还见受风斜。红芳未遍人间景,白玉先开天上花。
迤逦郊园迷别坞,蒙笼春水绕谁家。会须选胜乘新霁,倒载千秋小样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