诏下有感

釐席思贤久,公车下诏新。

金酬燕市骨,蒲裹汉家轮。

署行乡论秀,观光国有宾。

台招能赋客,关识卖符人。

三府催偕计,诸儒待聘珍。

掞天持笔距,连袂照袍银。

丹穴皆来凤,灵渊并躍鳞。

请行多下客,答策有平津。

荣路争高足,孤生最滥巾。

一鸣方及旦,六律肯遗春。

类鹄犹烦刻,成龙不懼真。

纵无清夜诵,犹继壤歌民。

宋庠
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旅夜逢秋百感并,绝怜织女渡河清。不堪更泊留城下,烟水茫茫舟自横。

诗客行装少,孤舟一叶轻。

寒鸦随日落,秋雁破霜鸣。

山色攒心事,江声咽世情。

故乡无百里,酤酒话归程。

锦妆林馆绣池台,彻底从头今在哉。断酒不堪诗并废,懒游祗把病相推。

节推系树马惊去,工部移舟燕蹴来。烂漫愁踪何地著,谢承惟有一庭苔。

佳山路不远,俗侣到常稀。及此烟霞暮,相看复欲归。

天公殊不间西东,物意人情处处同。

麦垄绿雏犹欠雨,花蹊红穉不禁钢。

子规又唤天涯客,布谷还催田舍翁。

欲挽游丝纲春住,归鞍催我又匆匆。

行尽山头路,江空带夕晖。

风蝉声不定,水鸟影同飞。

萧散乌藤杖,轻鬖白荣衣。

试呼垂钓者,分我半苔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