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天皈佛日,风土纪皇都。水坐疑修褉,觞行或赐酺。
花茵调怒马,珠弹起栖凫。谁识逃虚者,高阳混酒徒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为写荆公名句来,画师自有不凡才。江南若个风光好,一幅水乡毫底裁。
大智应持世,明珠合走盘。古棠春气密,厚泽邑人欢。
笔墨南宫壮,云霞北斗寒。此心无间断,常作万年看。
百尺清潭万仞山,山围水閤下虚寒。道人已自无焦火,况在山光水色间。
秋林无静树,秋士无宁心。揽衣起中夜,徘徊发微吟。
落叶难上枝,古人不及今。华年易衰谢,感彼萧骚音。
不记几年别,相看鬓又新。匆匆言不尽,先问白头亲。
离离芳草长愁根,残雪空林怆梦痕。唤起香魂听说法,满天花雨大观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