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里春晖荡晓空,芳心何处不融融。
惟馀两鬓无情雪,最耐人间解冻风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情难足。不堪黄帽催行速。催行速。扁舟一叶,别愁千斛。津亭送客惊相嘱。举杯欲唱眉先蹙。眉先蹙。背人掩面,不能终曲。
忆君良独苦,书到益伤神。众命终难活,一心不负人。
何天堪问话,无地可容身。却望边关外,偏多夙所亲。
秋风满天地,塞上最悲凉。树声和暮角,尽捲入离肠。
何须耕种论肥跷,千足牛羊尽富饶。却怪贫人好生计,乳茶入腹不愁枵。
半岁无书界我胸,短蓬念汝过残冬。官情但可京口酒,客梦应随浮玉钟。
弃纵向来缘底事,妍妆今日为谁容。书来剩喜归期近,伴我清吟倚老松。
风流玩世酒中仙,独醉仙名盖世传。诗价一如声价重,且将锦绣裹山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