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第琴樽歇,东原旌旆飞。清风邈无所,此路是长违。
野阔车吞响,天愁日抱辉。空馀门下客,鱼鸟叹何依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君看人迹蝶来轻,踏得林间路作坑。古路今人行不得,一时移上上头行。
共仰之推千古贤,纵无寒食亦能传。生前不怕棉山火,死后何须要禁烟。
杀鸡为黍见交情,步屦扶藜向此行。剖竹取泉来滴沥,疏岩剔薮到峥嵘。
一纶涵碧磻溪钓,千穗垂黄谷口耕。白水青山应笑我,抗尘走俗愧平生。
西风一雁海城头,羌笛声中水乱流。
枫叶萧萧山月下,戍楼残火几家秋。
野磬閒投止,寒山莫欲深。醉留三日雨,狂了百年心。
云水青藜杖,乾坤老布衾。蒙头閒不管,何处是晴阴。
前身我是李宾之,立马斜阳日赋诗。今向河桥望烟色,一陂春草几黄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