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仙老本多才,素幅珍纨绘境开。
高节自缘心匠出,野丛还拥笔端来。
挂馀粉箨疑飘席,玩久风枝欲扫苔。
俗眼莫惊无藻丽,岁寒颜色抵琼瑰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前年伯鸾死,卜葬近要离。今日延陵墓,仍书季子碑。
人琴俱已矣,林壑助悽其。心许千金剑,终当挂树枝。
夜雨霪难霁,沟塍复乱蛙。轻寒侵病骨,馀响答空阶。
杜子嗟沾湿,庄生失渚涯。通宵不成寐,归思泻长淮。
置身青云顶,举步凌峥嵘。木脱棱角出,路断略彴横。
架木半欲颓,动摇轰有声。手攫藤枝软,足踏松根轻。
回风入绝涧,琴筑相和鸣。岭猿下取饮,见人却数惊。
默念垂堂戒,忧来纷填膺。到驿聊取适,未敢询去程。
帝胄天孙多茂良,似公人物更难方。诗书自负青云器,风月能收古锦囊。
科斗雷文陈几席,鳞衣蚁食耀杯觞。都城邂逅倾迟素,崧少归来一梦长。
动觉日月短,静知时岁长。自悲道路人,暂宿空闲堂。
孤烛让清昼,纱巾敛辉光。高僧积素行,事外无刚强。
我有岩下桂,愿为炉中香。不惜青翠姿,为君扬芬芳。
淮水色不污,汴流徒浑黄。且将琉璃意,净缀芙蓉章。
明日还独行,羁愁来旧肠。
外湖湖水浊,里湖湖水清。妾不爱浊水,长向里湖行。
手折芙蓉花,佳期碧云远。临水照蛾眉,盈盈愁日晚。
日晚当奈何,湖中莲刺多。回舟荡桨去,莫唱采莲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