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蔡生澎湖秀,作歌以当哭。上言岁凶荒,下言民茕独。
防患思社仓,加赈乞万斛。悲哉蔡生言,淋浪泪满幅。
读书以致用,进生话款曲。澎湖蕞尔区,赋税无盈缩。
地种网沪缯,贡饷不及六。生齿日以繁,大化久沐浴。
岁供不加增,官输不加续。今以廿载粮,充尔万民腹。
赈抚有成规,但期免沟渎。极次分贫穷,岂能恣所欲。
止缘阻海风,来迟心愧恧。转瞬麦秋至,高粱望成熟。
归告蚩蚩氓,安守毋多渎。
学者急治生,岂为忧不足。衣食无所求,乃得立边幅。
入世重廉耻,务本贵菽粟。养心亦养身,保身如保玉。
玉碎难再完,身失焉能赎。桑田有典型,种爇若先觉。
杨园非农家,排纂到耕牧。殆恐士习移,欲将古风复。
带经本可锄,《汉书》挂牛角。从来英雄人,大半兼耕读。
秧田水渴怨常晴,毒海滔天万恶声。咄咄相煎亦太急,苍苍何事苦无情。
腐儒文字空悲咤,故国山河任毁成。江上诗翁酬唱好,可容稳坐大江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