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墓标唐令,褒亲漏汉恩。
永怀凄欲寄,忠训蔼如存。
宰树锦城陌,农畴颍曲村。
异时裁叙传,容或记皋门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笑倒兴公赋遂初,便寻前话岂无馀。春秋列国乘轩鹤,耆旧襄阳缩项鱼。
腊日未除曾举酒,春正还始尚堪书。岭头梅萼归来晚,湖海谁人更得如。
薄劣何劳谊薄云,野桥迎候度朝暾。绵绵却忆宵来雨,谁道荒村拥令君。
春入桃源许避秦,武陵舟子是前身。可令岁月随流水,一任莺花绻主人。
秋来人不觉,偏尔识凉温。清露下庭际,哀音动草根。
孤踪长冷落,荒径易黄昏。微雨兼明月,谁堪永夜喧。
昔有莫愁女,因之名此湖。不知愁底事,可有见怜无。
铁柔不为剑,木曲不为辕。今我亦如此,愚蒙不及门。
甘心谢名利,灭迹归丘园。坐卧茅茨中,但对琴与尊。
身去缰锁累,耳辞朝市喧。逍遥无所为,时窥五千言。
无忧乐性场,寡欲清心源。始知不才者,可以探道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