鲜云瑞旭楼前晓,宝艾芳椒殿里香。
五数已知随地永,九重更自配天长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我坐名过实,讙哗自招损。
汝幸无人知,莫厌家山稳。
万里鲸波一苇航,坐移楚畹置吾傍。
叶侵海气三分瘦,花比家山一样香。
灌溉预先收露水,栽培偏爱近朝阳。
莫教晚节侪萧艾,我欲归来结佩囊。
犹诵过庭教,俄成陟岵悲。尘生五色服,空忆上堂时。
新冢楸梧绿,深春雨露滋。含情已无限,更咏蓼莪诗。
春雪飘香度桂林,海邦万里见天心。使君欲试调羹手,坐待花残看绿阴。
为客无时了,今朝独远归。还愁三径晚,自笑此身非。
酒醒乡关远,镫残晓角微。题书频雁翼,为扫故园扉。
心如野鹿迹如萍,谩向人间性一灵。
往事不知多少梦,夜来和酒一时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