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壁横天畿,归然袤寻丈。
恭承晋高士,尝此摅遐想。
临风挹胜轨,意若无今曩。
当涂昔战龙,典午方搆象。
忠贤履危运,鳞羽婴密网。
烈烈炽邦刑,耽耽翦人望。
嵇吕膏碪斧,涛舒受羁鞅。
先生机且神,妙用包群枉。
兀尔谢将迎,聩然寄昏放。
礼法虽我雠,智恬非外奖。
恻怆广武游,留连步兵酿。
朅来桑梓国,凭高念长往。
舒啸万籁先,浮精九皇上。
归禽宛颈还,秣驷临刍仰。
当日天地心,寥寥共悲壮。
咄嗟涉千祀,隐轸存遗壤。
临岸知是非,俎豆犹彷像。
我来一倾耳,城隅断馀响。
枭鹗愁空林,狐狸语平莽。
高韵邈已徂,清铭复谁赏。
尝闻史氏传,涂穷辄怊怅。
正人与直辔,何代非流荡。
淳风日已微,投辞谢精爽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泛泛水晶宫,孤舟凛欲东。短蓑并箬笠,举世一渔翁。
大雪三千界,轻舠尺八空。无衣寒独速,皓首败天公。
乘雁双凫外,斜风细雨中。羊裘差好事,聱钓不相同。
遵蒙本山下,渠激流且迅。
无嫌万折劳,思回九里润。
天书齐下紫泥封,海日烟消花影重。父叔崔门今两凤,弟昆许里旧双龙。
埙篪并美千秋业,杖屦仍同五岳踪。增秩岁逢新命至,承恩次第兴俱浓。
春来最易触愁根,往事从头仔细论。劫外莺花伤杜牧,眼中人物笑桓温。
江湖难许寻诗梦,风雨犹堪数酒痕。随意杯盘知未俗,为邀明月不关门。
南北峰头春色多,湖山堂下来棹歌。美人荡桨过湖去,小雨细寒生绿波。
庭远途程,算万山千水,路入神京。暖日春郊,绿柳红杏,香迳舞燕流莺。客馆悄悄闲庭,堪惹旧恨深。有多少駈駈,蓦岭涉水,枉费身心。
思想厚利高名。谩惹得忧烦,枉度浮生。幸有青松,白云深洞,清闲且乐升平。长是宦游羁思,别离泪满襟。望江乡踪迹,旧游题书,尚自分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