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期张芬不至

石堤春草碧,双燕向西飞。怅望云天暮,佳人何处归。

药栏虫网遍,苔井水痕稀。谁道嵇康懒,山中自掩扉。

李端
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
猜你喜欢

闻说夷陵人为愁,共言迁客不堪游。

崎岖几日山行倦,却喜坡头见峡州。

谷城风景浩无涯,春入林峦景更嘉。万顷松阴晴滴翠,半岩花气煖蒸霞。

降神长见钟人杰,兴雨时能润物华。早晚公卿佳应协,凤㘅丹诏到君家。

沙鸟寒禽对水涯,茅亭古屋共横斜。他年买宅成高隐,只傍孤山处士家。

昔年曾作潇湘客,憔悴东秦归不得。

西轩忽见好溪山,如何却有楚乡忆。

读书误人四十年,有时醉把阑干拍。

昨夜海风吹愁妇,云伴天涯乱云飞。绿眼红髯田氏岛,拾得云是千秋宝。

双手携来寄与君,勿但珍重比瑶草。可以之为骆丞蝉,可以之为沈令燕。

既可以飞亦可走,眉山骑鹿平何有。扶醉欲将天地翻,填心已速乾坤朽。

湘妃之瑟鼓不成,若兰之文回不明。愿君珍重珍重之,此意非君莫却知。

落叶随去水,回风或停之。风止且复流,赴海终有时。

嗟我系此乡,郁郁无还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