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晚出芙蓉堂

哲匠昔缔構,文榱面清池。

回环水光合,左右云容披。

苍烟限壘断,空碧盈轩垂。

蕙绿不待染,荷圆皆中规。

戏鱼触新藻,幽鹭翘空坻。

初筍半遗箨,残跗犹抱枝。

我来冰未泮,倏此亘炎曦。

节物一以换,余怀焉独怡。

内惭固陋质,本乏廊庙姿。

印绶纷璀错,旌旄森陸离。

林狙裹华黻,野鹿骇金羁。

负山力已竭,倾日心空疲。

知此危殆辱,斯言非我欺。

横琴不成调,慷慨念归期。

宋庠
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我校丹台玉字,君书蕊殿云篇。锦官城里重相遇,心事两依然。
携酒何妨处处,寻梅共约年年。细思上界多官府,且作地行仙。

迥迥山光接,烟迷柳一溪。临风谁弄笛,喜雨自听鹂。

樵斧隔深谷,渔舟系短堤。颦眉送行客,不尽夕阳西。

屏开屈膝见吴娃,蛮蜡同心四照花。

姹女不愁难管领,斩新铅里得黄牙。

修身尽道素无愆,变故之来出自天。

比死则刳申子死,亦皆义理所当然。

春雨固多喜,虽多安得愁。

既能勒花苞,又解滋耕畴。

池添痕痕涨,渠有细细流。

不同离妇怨,一落不可收。

定知矜有年,岂似斗粟賙。

西掖喙夫子,吟观意迟留。

正声隮雅颂,高论等阳秋。

我惭才甚薄,难继东山讴。

满窗风雨夜沈沈,独对青灯万古心。徒有故人怜白发,自无奇骨换黄金。

茅檐暖日须看献,竹简遗经正用寻。岂愧执鞭非所好,甘随麋鹿放山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