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我行河东几欲遍,大抵盘回山阜转。南崖高与北山齐,玉壁城根分一线。
荒烟废垒点抔土,炮具梯冲经百战。短碑盛说郧君灵,万骑阴风想平甸。
一曲悲歌敕勒川,当时神武已凄然。韦公守禦尽良策,更著百斗飞上天。
乃知诬杀咸阳日,即是邕皇入邺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