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尘沙压尽园无叶,一月长安三见雪。登高望远极空明,天上人间两奇绝。
吟髭欲撚冰先断,冻指未动弦应折。轻怜衣袂逐风扬,浅讶屐痕随步灭。
西冈径滑猱难度,北海波寒鳌未掣。真疑地骨高比山,始信天机织成缬。
宁将巧技争图画,且胜高谈霏锯屑。倏前忽后同积薪,乍有还无不盈瞥。
神游隔世虚劳想,妙入忘言谁解说。岁寒交谊转寥寥,独有庭松如屈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