仕宦惟遭遇,神仙信杳冥。老年多感慨,同榜半凋零。
附葬铭旌暗,平生信史青。须知玉川子,传后有添丁。
陆佃,宋熙宁三年(1070)进士,授蔡州推官、国子监直讲。元丰时擢中书舍人、给事中。哲宗时徙知邓州、泰州、海州。徽宗即位,召为礼部侍郎,命修《哲宗实录》。后拜尚书右丞,转左丞(副宰相)。家贫苦学,映月读书。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。安石当问新政于佃,佃曰:“法非不善,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。”熙宁三年(公元一〇七〇年),擢进士甲科,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。安石以佃不附已,专付之经术,不复咨以政。徽宗时,为尚书右丞。每欲参用元祐人才,遂低佃名在党籍,能为中大夫,知亳州。
东瀛寥阔月来迟,伫待清光漾水涯。台上乍开三寸镜,窗前初画一弯眉。
鸿惊曲木云深处,鱼避沈钩浪暖时。应是婵娟深自晦,岂教玉斧镇相窥。
秋深鶗鴂不曾啼,委地黄花半作泥。商略重阳携酒去,还应买棹出城西。
竹雏何事出山迟,据案开缄谩朵颐。闻道苍筤三十万,可能浑长化龙枝。
不须留,侬去罢。才转身时,又作愁人话。肠断春风杨柳下。
落日看看,早月儿来也。
两眉低,双袖把。直恁情多,怎忍轻抛舍。一笑重回离恨卸。
并坐红窗,且再过今夜。
半天夜月漏初稀,渺渺澄波浸翠微。一道香风何处起,隔溪游女采莲归。
似欲飞腾起,星眸势可招。平生酣白战,远志碍青霄。
竹兔何愁得,林貙不敢骄。无由配鸾凤,勿以比鸱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