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知气发每因情,情在何由气得平。
若问病根深与浅,此身应与病齐生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兰菊不竞芳,鸿燕各有时。
可以人不如,大哉义曰随。
名酝羔儿拆密封,香粳玉粒出新舂。
披绵珍鯗经旬熟,斫雪双螯洗手供。
吟罢欲沉江渚月,梦回初动寺楼钟。
炉烟袅袅衣篝暖,未觉家风是老农。
性质孰无偏,工夫岂易镌。
人谁知此学,我独谓公贤。
耿耿存忧世,悠悠付逝川。
一经端有属,拭目看家传。
白云满空山,小阁不知处。我再入云中,阁上云来去。
松柏绕山青,泉声隔林树。此时身与心,一一烟霞趣。
欲去仍此宿,白云留我住。
野店冲寒出晓芭,浑如踏月过溪沙。
五浆先具檐头蕊,六博争雄屐齿花。
狐白裘成天不管,玉清境净地无瑕。
素光自是渔人物,披得一蓑来酒家。
纯绵未觉中年暖,薄酒难禁二月寒。
可惜一溪桃李树,贪程不得过桥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