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烟纪南城,尘土荆门路。天寒猎兽者,走上樊姬墓。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幽兰生前庭,含薰待清风。
清风脱然至,见别萧艾中。
行行失故路,任道或能通。
觉悟当念迁,鸟尽废良弓。
莲花为号玉为腮,珍重尚书遣妾来。处士不生巫峡梦,虚劳神女下阳台。
冻雪满城隈,鳞书久未来。游人征万里,愁思结千回。
海上繁华梦,闺中辗转猜。前途慎调护,叔世忌高才。
故年随夜尽。
初春逐晓生。
方验从军乐。
饮至入西京。
春宵何太短,忽忽已三更。灯散疏林影,蛩传古砌声。
谈深尘虑息,坐久月华生。为忆溪行者,应含两地情。
厥初赋形貌,固已具阴阳。
素问无人读,流为采战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