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天近蓬壶,雪明鳷鹊,电光交映千门。白宫琼㠀,丹城绛阙,跨鳌界破银云。
九街喧笑语,倩谁觅、朝天梦痕。旧香荀令,风流未减,倾坐恋余熏。
休更说、千金争漏刻,但满城车马,逗晓连昏。窨梅愁吐,唐花尚噤。
冱寒勒住三分。倚阑迷倦眼,恨犹锁、西山黛颦。望春春远,凭拈短句招坠魂。
逼年残景,三九初交,东阁还凄寂。暖光晴昼,全不似、风雪来时寒色。
春愁预惹,待重理、何郎吟笔。不知他、何处香来,竹外一枝先得。
全身小映清池,看蝶影横斜,粉光如拭。清姿消瘦,应未许,此际偷吹横笛。
水村山郭,想更有、千株欹侧。约明朝、小酌休迟,去访石亭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