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生相与赏西街,小子亲携几杖来。行次每容参剧论,坐隅还许侍馀杯。
槛前流水心同乐,林外青山眼重开。时泰身闲难两得,直须乘兴数追陪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蜀门西更上青天,强为公歌蜀国弦。卓氏长卿称士女,锦江玉垒献山川。
和风烟树九重城,夹路春阴十万营。唯向边头不堪望,一株憔悴少人行。
开亭后圃号清轩,非逐豪华效兔园。入座馨香惟蕙草,照窗清浅只池源。
暂来自怪尘埃远,竟日原无鸟雀喧。况是绕垣多翠竹,春风次第长龙孙。
刻石记天文,朝推谷子云。箧中缄圣札,岩下揖神君。
语别梅初艳,为期草欲薰。往来春不尽,离思莫氛氲。
望苑长为客,商山遂不归。谁怜北陵井,未息汉阴机。
饥来吃饭,困来打眠。炉鞴亘天,倒退三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