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长江万里岷峨来,奔流到海如奔雷。江边山际乃有镇江府,襟喉三吴百粤何雄哉。
况迩南都根本地,掌司筦钥须英才。同年进士黎天与,豸冠白简居乌台。
九重特命守此土,万姓渴望阳春回。天堑之流益浩荡,铁瓮之城益崔巍。
山童巷妇需惠泽,使车商舶怀恩威。公馀啸咏领风月,金焦江海为樽罍。
万岁楼头西北望,月光炯炯射三台。皇华使者尺一纸,会徵黄霸待蓬莱。
嗟予荒谬百无用,却有健笔能品裁。是时为君书德政,磨平北固为穹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