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地下,众水赴之。厥有大海,维水之归。谁为曲防,水失其性。
奔轶横流,为厥民病。原田每每,隰乃汤汤。咫尺之间,有丰有凶。
邵侯下车,咨我民瘼。首议除之,众议乃格。众言汹汹,侯为不闻。
怨斯我任,惠归尔民。防之未决,水不由正。一郡之忧,百夫则幸。
防之既决,水逝其沛。百夫之咨,一郡斯快。频年吴下,岁乃大丰。
岁乃大丰,郡侯之功。相城鼓舞,白茆企而。白茆相城,利害百之。
维行不疑,维功不隳。邵侯去矣,谁其嗣之。
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学家。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,成化十一年进士。授编修,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博学有识鉴,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。
杜鹃只管催归去。知渠教我归何处。故国泪生痕。那堪枕上闻。严装吾已具。泛宅吴中路。弭棹唤东邻。江东日暮云。
有来闻说上封章,造膝言之外敢昌。
但见诏除频宠渥,是知明圣识忠良。
都司万事无不理,一语九州当致康。
况此十年门下士,反从勾漏吊沉湘。
风雨近重阳。未到登高已断肠。过尽重阳还不住,淋浪。
一夜檐声彻枕旁。
灯影砑微光。香冷金猊秋漏长。覆去翻来千万绪,难忘。
梦太惺忪醒太狂。
六十馀龄物外身,携儿岩壑避嚣尘。临期结侣皆名士,隔日逢僧即故人。
入洞再搜前钻刻,缘厓犹认昨嶙峋。尚平已毕寻常累,拟倩归航一怆神。
金榜青春有令名,玉堂高步接群英。爱民自倚平生志,作县新承宠命荣。
蓟北霜清寒木落,岳阳烟净晚山横。六年相聚还相别,不尽秋风送客情。
忆昔从容陪燕几,别来岑寂守渔蓑。论谈苦羡江河决,离索深惭岁月磨。
觌面难逢善知识,钝根空比老禅和。当时言语何曾会,路滑山高敢再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