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陈复之韵

元化机缄未易知,此心之外更关谁。

题名本自非千佛,造物休言是小儿。

得失天心如契錀,古今人事等花枝。

看来勋业皆吾分,何用谆谆诧一时。

金履祥

(1232—1303)宋元间婺州兰溪人,字吉父。少有经世志,博览群书。及壮,知向濂、洛之学,事同郡王柏,从登何基之门,专治朱熹之学。咸淳七年,襄樊围急,建言由海道攻燕,所言经过地方、洋面等,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。德祐初,起为史馆编校,不就。宋亡,隐金华山中,训迪后学。晚居仁山下,学者称仁山先生。卒谥文安。有《大学疏义》、《论语集注考證》、《通鉴前编》和《仁山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南徐好,樽酒上西楼。调鼎勋庸还世事,镇江旌节从仙游。楼下水空流。桃李在,花月更悠悠。侍燕歌终无旧梦,画眉灯暗至今愁。香冷舞衣秋。

烽烟看四起,投袂自提兵。

哀角临风壮,愁云压阵横。

张拳呼杀贼,洒血向孤城。

耿耿丹心在,谁能计死生。

香雾回翔八景舆,帝觞邀我适华胥。

戏将余沥作零雨,旋有六花飞太虚。

意恐混沦凝祖气,心疑圆峤没归墟。

题诗不作人间语,呵手残炉小楷书。

枯吟世虑轻,求道不求名。

病起春风过,闲居野草生。

游山寻旧屐,煮茗试新铛。

别久空相忆,疏钟隔水鸣。

秋草没野渡,日淡黄金洲。水鸟具静态,脚踏烟波浮。

不知何所惊,又飞十步留。人语寻岩际,风力回沙头。

豁然帆势尽,一落空山楼。

远客归来眼自明,小桃满院笑相迎。当时若折边城柳,定负春风薄行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