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近只多云,云黑已无月。孤舟逐浪行,独挂一帆雪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杖屦寻春苦未迟。洛城樱笋正当时。三千界外归初到,五百年前事总知。吹玉笛,渡清伊。相逢休问姓名谁。小车处士深衣叟,曾是天津共赋诗。
紫蜡团心栗玉忪,荼下蘼香色似同宗。
因思弄蕊攀条处,花刺勾人晓露浓。
发翠斜溪里,蓄宝宕山峰。抽茎类仙掌,衔光似烛龙。
飞蛾再三绕,轻花四五重。孤对相思夕,空照舞衣缝。
头青眉眼细,十四女沙弥。夜静双林怕,春深一食饥。
步慵行道困,起晚诵经迟。应似仙人子,花宫未嫁时。
白云峰下古溪头,曾与提壶烂熳游。登阁共看彭蠡水,
围炉相忆杜陵秋。棋玄不厌通高品,句妙多容隔岁酬。
别后相思时一望,暮山空碧水空流。
侍宴黄昏晓未休,玉阶夜色月如流。
朝来自觉承恩最,笑倩傍人认绣球。
堪恨隋家几帝王,舞裀揉尽绣鸳鸯。
如今重到抛球处,不是金炉旧日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