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说君居幽更幽,客中相望两悠悠。
愿言携手高峰去,俯瞰苍茫尽睦州。
(1232—1303)宋元间婺州兰溪人,字吉父。少有经世志,博览群书。及壮,知向濂、洛之学,事同郡王柏,从登何基之门,专治朱熹之学。咸淳七年,襄樊围急,建言由海道攻燕,所言经过地方、洋面等,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。德祐初,起为史馆编校,不就。宋亡,隐金华山中,训迪后学。晚居仁山下,学者称仁山先生。卒谥文安。有《大学疏义》、《论语集注考證》、《通鉴前编》和《仁山集》等。
大地山河罄一湔,腊间三白见丰年。天人巧剪银河水,山岳新开玉井莲。
我欲忍寒还罢钓,人谁乘兴未归船。闭门不作袁安卧,赖有夷山令尹贤。
载经东去路迢迢,应为宁亲到石桥。
江上中斋寻午墅,沙边夜梵杂寒潮。
宰官问法留三宿,慈母焚香制七条。
岁晚定知归本寺,待予听雪坐终宵。
前日萌芽小于粟,今朝草树色已足。
天公不语能运为,驱遣羲和染新绿。
殖财作争府,教子乃义方。斗起千寻阁,中藏万丈光。
诸郎一受业,丹桂几回芳。他日石渠论,斯文想未亡。
本是一株无影树,尚留此影半窗前。夜来定起无寻处,水在瓶中月在天。
一雨过修篁,微风动清夏。万籁昼萧然,援琴北窗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