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谓(966-1037),字谓之,后更字公言。丁氏先祖是河北人,五代时迁居苏州。祖父丁守节,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(钱镠之孙)的幕僚,任节度推官,遂为长洲人。离京时,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,“尤为盛事”。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、苏州刺史、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,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。天禧初(1017),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。不久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兼任昭文馆大学士、监修国史、玉清昭应宫使、平章事兼太子少师。乾兴元年(1022),封为晋国公。显赫一时,贵震天下。
明星祠前夜通火,此外祠官闭坛坐。
白日风尘横直游,只似安卿无不可。
安卿此时三十余,未三十时金陵居。
去今十年始相见,当时太学今何如。
当时礼乐从宽政,三山陌上繁华盛。
莫言槐市富簪裾,且说兰房杂衣镜。
五陵年少宿青台,一岁烟花几度开。
骄骢逐处寻人去,鹦鹉排门唤客来。
是日新妆殊可动,高楼大道连云栋。
别有妖姬不见人,动是安卿出迎送。
迎如新月送如云,个人贪着茜红裙。
扬州大舸歌将去,天下风流妒杀君。
为问佳人近佳否,桃叶渡江此来久。
询知此地旧繁华,不似从前盛花柳。
花柳迎春不贮春,舞榭妆楼贴向人。
亦知游子偏多病,未许逢人即道贫。
安卿诗人亦画史,翩翩世上佳公子。
钓鱼巷曲水亭幽,隔水平衢入花里。
世路萧疏君得游,一行作吏只关愁。
春色明年亦如此,昨日悲秋今忆秋。
秋尽云寒菊有花,吴山惠水是君家。
不惜秋光与君酌,水气城阴生暮霞。
人生对酒莫咨嗟,月露光阴判不赊。
有兴调琴就明烛,随宜拂袖枕乌纱。
君不见胡绣衣,陈宝鸡,此时但附要离冢,何曾一醉太常
泥。
一醉城头乌夜情,满船灯火送安卿。
不忧清客随潮去,自有诸郎能夜行。
木翳兮林深,境幽兮径平。峰高兮月小,涧古兮泉清。
雾氤氲兮图形,水飕飗兮琴声。春欲暮兮乌啼花落。
秋将至兮鹤唳猿鸣。膏吾车兮整吾驾,将有事兮林坰。
爰发爰启,载兴载征。访仙人兮琳宫扣释子之玄扃。
高揖浮邱远邀广成。拾丹田之瑶草,采翠巘之琼英。
掘栖烟之枸杞,斸含露之猪苓。驻予颜兮长春,延予年兮遐龄。
与日月兮同光,偕天地兮不倾。蔽明兮掩聪,凝神兮啬精。
心清兮欲寡,体安兮气宁。绝交息游罢送休迎。不记晦朔,宁知亏盈。
不事王侯,宁识公卿。虽乏钟鼎之贵,终无鈇钺之刑。
尘缰莫系,世网曷萦。得失一致,宠辱不惊。何必论泰山之重鸿毛之轻。
麻衣之贱金章之荣。又何必计蝇头微利蜗角虚名。
长途扰扰,闹市营营。蹈草庐之高躅,诵陋室之佳铭。
土床石枕雾帐云屏。依稀和靖彷佛渊明。玩庭梅之冷艳,嗅篱菊之秋馨。
听莺鹂之求友,呼鸥鹭以完盟。展奇松之轩盖,铺软草之毡茵。
临清流兮洗耳,汲沧浪兮濯缨。躬耕幽屿,独钓荒汀。
酒船茶灶,诗卷棋枰。樵渔宾客,牧圉弟兄。更唱迭和,极论深评。
云边横笛,月下吹笙。随心去住,任性纵横。缅思畴昔,庆快平生。
襟怀洒落,胸次峥嵘。逍遥丘壑,放浪身形。悠然遗世,脱尔忘情。
回视彼抗尘走俗之辈,蜂房课蜜之功甚时可办,蚁穴封侯之梦何日能醒。
亦何异于填海之精卫,良可悲夫烧空之火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