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阆苑会仙侣,金钟低度,玉磬初敲。松阴下、仙音一派风飘。
笙箫。早人语静,幢幡绕,寿字香烧。张坤鹤,被霞裾鹤氅,宝髻云翘。
消摇。同登道箓,看取天外鸾轺。拥无边、沧海皓月银涛。
相邀。涤除玄览,瑶池宴,已熟蟠桃。功成后,行不言之教,万物根苗。
癸酉春正月,二十有二日。陶社萃同人,消寒第八集。
河间两章君,珠联与璧合。一届知命年,大衍数不忒。
一尚青春时,志学进而立。五秩与三旬,合之寿八十。
公宴假消寒,琳琅赋佳什。酣嬉至淋漓,觞咏各自得。
乱积梅枝,压檐低、欲折琼花清玩。东风乍起,不是飞绵香软。
纤纤素手,谩摇向、翠盘零乱。但洗出、一片红芳,袅袅占春一半。
妆成羡它星粲。染脂痕、却是佳人曾惯。草堂寄与,莫道春情犹浅。
春留甚处,想此夕柳眉应展。消几许、帘外湘云,伴人深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