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我昔游京师,稽首礼瑞像。堂堂紫金身,示现大法藏。
装严七宝几,重叠九霞帐。光如百千日,晃耀不容望。
想初法王子,运力摄诸匠。瑰材发神秘,妙斲出智创。
风流蜀居士,翰墨老弥壮。雷霆大地底,音乐诸天上。
犹疑三十二,不具梵音相。不知一点真,正胜千语浪。
呜呼五因缘,语绮反成谤。我今独何幸,相见问无恙。
文殊本无二,何处觅真妄。庶修香火供,获脱烦恼障。
天龙想惊喜,诃卫日归向。巳觉海潮音,人天会方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