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刘宗实被荐之京

先生昔事李轻车,庙略纵横有奇策。刀头见月夜飞鞍,楯鼻吹霜晓研墨。

露布军中论五兵,前锋校尉尽知名。纵横出入龙骧幕,长揖经过骠骑营。

承平四海无烽燧,归卧东山兀然醉。谁知鄂荐下青冥,又卷龙韬赴丹陛。

鸣驺拥路百花香,海燕初飞雁北翔。分手独怜孙楚别,傍人休道鄜生狂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巴陵压酒洞庭春,楚女当垆劝客频。

莫上高楼望湖水,烟波二月已愁人。

洙泗三千众,何人得正传。

省身有曾子,克己独颜渊。

吹借春风引线长。一丝一缕系遐方。嗔他燕子竟双双。

望到巫山云不似,飞过沧海梦微茫。无端湿了綵霞裳。

夕报将军奏凯歌,马前又见拥雕戈。民情共倚金汤固,客鬓惟添霜雪多。

何日梧桐鸣彩凤,旧时荆棘卧铜驼。无衣无食岁年晚,妻子山中如苦何。

西去乌蒙几驿程,平生江海壮游轻。牂牁水入蛮云暖,越巂山连楚树晴。

已载国书通累译,更推王道淑诸生。他年听说殊方事,绿鬓相看昼锦荣。

月高夜鸣筝,声从绮窗来。

随风更迢递,萦云暂徘徊。

余音若可玩,繁弦互相催。

不见理筝人,遥知心所怀。

宁悲旧宠弃,岂念新期乖。

含情郁不发,寄曲宣余哀。

一弹飞霜零,再抚流光颓。

每恨听者稀,银甲生浮埃。

幽幽孤凤吟,众鸟声难谐。

盛年嗟不偶,况乃容华衰。

道同符片诺,志异劳百媒。

栖栖墙东客,亦抱凌云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