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菰城西北有高亭,名贤觞咏入丹青。郑氏园林属陈氏,当年轶事闻趋庭。
何期劫后来苕上,图随亭宇归秘藏。求古舍前求古人,败瓦断碑不可访。
能读父书成一家,扶花居士惯栽花。偶访亭址补花石,缭以曲槛尽幽遐。
况有季父宝先泽,珍袭遗编胜拱璧。时来载酒话竹林,旧交大半白头客。
我居座末最少年,花开复值春分天。平分春色不分愁,满院风光扑眼前。
吴兴山水称清远,卷石堆成愈委宛。尺幅千里幻烟霞,啸傲无端春昼短。
红杏枝头红日西,帘檐花影落杯底。摩挲文字黯金石,苔纹钗股望不齐。
席多儒官敦儒素,把酒不谈当世务。鱼计鱼计计在鱼,濠濮同观好风度。
我欲从之酒再斟,此饮此亭无古今。竹垞铁桥嘉湖著,后此谁知醉后心。
清清一鉴方塘水,照见酡颜清莫比。明波曾识古须眉,问彼无言芳桃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