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溪常共赏,朱邸忽迁荣。豫有相思意,闻君琴上声。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人生苦不慧,慧反惜无成。生灭同朝菌,何如早不生。
山上孤峰山下溪,北窗高枕白云西。南溪处士多瓢笠,东郭先生只杖藜。
避世拟凭僧出没,逃禅不仗佛提携。灌园种竹疏篱下,独酌深林听鸟啼。
楚山秋霁后,突兀望匡庐。瀑布云开处,香炉雨过初。
双溪才咫尺,五老在空虚。欲问远公迹,苍茫指点馀。
归去郡城东。曾记相同,玉梅花下小房栊。烛影摇红人倚醉,绣帐香浓。
小别太匆匆。好梦无踪。几回追忆转惺忪。拟托新愁凭燕子,诉与春风。
雨过晚凉生,楼中枕簟清。海风吹乱木,岩磬落孤城。
百岁几多日,四蹄无限程。西邻莫高唱,俱是别离情。
断帆秋水送将归,满目黄花细雨飞。
泪尽报恩惟一剑,要离冢上血沾衣。